春季的节气包括以下六个:
立春:
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开始,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或5日。
雨水:
春季的第二个节气,表示天气开始回暖,降雨开始增多,通常在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
惊蛰:
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春雷开始响起,昆虫苏醒,万物复苏,通常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
春分:
春季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昼夜等长,标志着春季的正中点,通常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
清明:
春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天气晴朗,万物清洁明净,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
谷雨:
春季的第六个节气,意味着雨水滋润谷物,通常在每年的4月19日或20日。
这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春季的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