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结构由三个同心球层组成,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壳
是地球的最外层,厚度不均,平均厚度约为15千米。
由不同类型的岩石组成,包括花岗岩(上部)和玄武岩或辉长岩(下部)。
承载所有已知生命,并受到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影响。
地幔
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865千米。
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如布氏岩(Bridgmanite)。
虽然是固体岩石,但表现得几乎像液体一样,因为其内部流动。
地核
位于地球的中心,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
外地核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厚度约2080公里。
过渡层位于外地核和内地核之间,厚度约140公里。
内地核是固态的,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半径约为1250公里。
地核的温度和压力极高,温度估计在5000℃以上,压力达1.32亿千帕以上。
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通过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来推测不同层的界面。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动力学、地质活动以及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