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和吊销是企业营业执照处理中的两个不同概念:
本质区别
注销是企业主动申请,向原登记机关申请终止市场经济活动和民事关系的登记行为,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唯一方式。
吊销则是由于企业违反法律、法规或行政规定,工商行政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剥夺企业继续经营的能力。
执法程序不同
注销是企业通过申请,由登记主管机关按照受理、审查、核准、归档等程序实现终止。
吊销营业执照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违法事实,通过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审核、听证、送达处罚决定书、公告、归档等程序。
行为结果不同
注销后,企业完结债权、债务清理,或民事关系引起的民事诉讼已有了明确的了断,企业主体资格消灭。
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虽然企业主体依然存在,但需要依法进行清算,清算完毕后办理注销登记,在此期间不得开展经营业务。
后果
注销是合法程序,没有不良法律后果。
吊销营业执照后,企业法人等信息会被记录在工商系统黑名单,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限制消费、出境限制等后果,且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担任其他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注销与吊销的后续处理
即使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在办理注销手续前,企业仍需承担相应的债权债务。
注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员工全部遣散,债权债务关系全部清理完毕,企业主体资格消灭。
总结来说,注销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正常程序,而吊销则是由于企业违反规定而受到的行政处罚。两者在法律后果、执法程序、行为结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