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合同违约的步骤通常包括:
确认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
准备证据材料
收集与合同违约相关的所有证据,如合同文本、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记录、已发生的损失证明等。
发送违约通知
在起诉前,向违约方发送违约通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履行合同约定。
选择诉讼或仲裁
根据合同中的约定,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来解决纠纷。
提交诉状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诉状,诉状中应明确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
参加诉讼活动
在法院受理案件后,按照法院的安排参加庭审等诉讼活动,陈述事实、提供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等待判决执行
法院审理结束后,将作出判决。
注意事项:
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管辖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状要求:诉状中必须有至少一份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
庭前程序:立案后,法院程序可能包括庭前调解、庭审(开庭、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陈述、休庭)等步骤。
判决执行:判决生效后,如违约方不履行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请根据具体情况,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