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 阳历来确定的。阳历,也称为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将一年划分为24个等分,每个等分代表黄经15°,从而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重要的节气点。
虽然农历(也称为阴历)也考虑了月亮的相位变化,并且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其中,但二十四节气主要是基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因此它们更准确地说是阳历的一部分。
具体来说,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现行的公历中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1至2天。这种对应关系使得二十四节气成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时间参考。
综上所述,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阳历来确定的,它们准确地反映了太阳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是阴阳合历中的阳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