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诗歌。乐府是古代时的音乐行政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乐府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代,当时设有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到了汉武帝刘彻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这些诗歌,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代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乐府诗在体式上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传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著名的乐府诗作品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其中《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