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一般公共预算:
涵盖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及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收入包括税收、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等,支出则用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公安监狱、道路交通、城市建设、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等领域。
政府性基金预算:
涉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收入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支出用于土地收储整理、基础设施建设等。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收入包括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支出则用于国有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涉及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用于社会保障支出,如养老金、医疗保险等。
支出:
预算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计划花费多少资金进行各项开支,包括人员开支、采购成本、设备等固定资产和运营费用等。
收入:
企业预计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投资收益等。
利润:
企业运营成功的重要指标,通常指企业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
现金流:
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资产购买和资产销售等。
成本费用预算:
包括营业成本、制造费用、经营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维修费用等。
资产负债预算:
涵盖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购建、固定资产增减分类、借款和债券等。
职能部门费用预算:
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在预算年度应完成的任务来确定费用基数,负责本部门费用预算编制和上报。
财务指标预算:
包括净利润、管理费用、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资本金回报率(ROC)、自由现金流(FCF)、息税前营业利润(EBIT)、有息负债率(DR)等。
现金流量预算:
反映企业预算期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项预算。
投资预算:
具体反映何时投资、投资多少、资金来源和投资收益等。
业务预算:
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及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存货预算、销售及管理用预算等。
专门决策预算:
针对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活动所编制的预算,如资本支出预算、生产经营决策预算等。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预算体系,旨在确保企业或政府的资金活动得到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