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测试点时,应该遵循一定的结构和原则,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可复用性。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
理解需求和功能
仔细阅读产品文档和开发文档,确保对新增功能有清晰的理解。
确定测试范围,包括可能影响的现有功能,并进行回归测试。
确定测试点
不遗漏、不重复:确保测试覆盖所有功能,避免重复测试。
逻辑分类:将测试点按逻辑分类,如时间线、用户操作流程等,以帮助整理和理解测试场景。
编写测试点格式
按维度划分:将测试点按功能模块或测试维度(如输入、输出、性能等)划分,逐级细化,使每个测试点更加明确。
简洁清晰:测试点应简洁明了,便于他人理解和执行。
突出测试目的:测试点应突出要验证的功能或特性,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具体示例
登录模块:
用户名和密码符合要求
用户名和密码不符合要求
用户名或密码为空
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或密码
输入数据前有空格
输入正确用户名密码后按回车键是否能登录
添加模块:
要添加的数据项均合理
必填数据为空
其他输入项按边界值等价类设计
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有错误提示
是否支持表格键
按回车键是否能保存
提示不能保存时,检查数据库中是否多了一条数据
查询功能:
查询条件的正确性(包括空格、前后加空格等)
查询结果列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他注意事项
使用正交法:对于组合条件搜索,可以使用正交法来减少测试用例数量,同时保证全面性。
考虑边界值:针对输入和输出的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如最大值、最小值、空值等。
版本兼容性:考虑不同版本、分辨率、网络环境下的兼容性测试。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编写出既全面又易于理解的测试点,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