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指标是用于评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盈利能力指标:
毛利率(Gross Margin Ratio):
计算公式: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
说明:毛利率反映了企业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利润空间,越高表明企业保留的利润越多,竞争力和定价能力越强。
净利率(Net Profit Margin):
计算公式:净利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说明:净利率显示了企业在扣除所有费用和成本后,每一元销售收入中能保留多少作为净利润,反映了企业的最终盈利能力。
营业利润率(Operating Margin):
计算公式: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100%
说明:营业利润率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
成本费用利润率(Profitability Ratio of Cost and Expenses):
计算公式:成本费用利润率 = 利润总额 / 成本费用总额 × 100%
说明: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Earnings Cash Flow Coverage Ratio):
计算公式: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 经营现金净流量 / 净利润
说明: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
总资产报酬率(Return on Assets, ROA):
计算公式:ROA = 净利润 / 总资产
说明:ROA衡量的是企业利用其资产产生利润的能力,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益越好。
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 ROE):
计算公式:ROE = 净利润 / 平均净资产 × 100%
说明:ROE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越高表明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
资本收益率(Return on Capital, ROC):
计算公式:ROC = 净利润 / 平均资本 × 100%
说明:ROC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越高表明企业投资效益越好。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 EPS):
说明: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的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
每股股利(Dividends Per Share, DPS):
说明:每股股利是上市公司本年发放的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反映上市公司当期利润的积累和分配情况。
市盈率(Price-to-Earnings Ratio, P/E):
说明: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股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
每股净资产(Net Asset Value Per Share, NAVPS):
说明: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年末净资产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反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益价值。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从多个角度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和经营决策。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