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是佛教术语,指诸法之相状,包含体相(本质)与义相(意义)二者。在佛教中,法相的概念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外在表现,是理解佛教哲学和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相与法身的区别在于,法相更侧重于描述事物的表象和特征,而法身则更偏向于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法则。法相可以进一步分为唯识说的“境依心有不即是心说”,强调心识变现世界,以及境与心的关系。
法相还可以指佛像,或在古代指选择妃嫔、宫女的标准相貌。在瑜伽学派中,法相被用来区分和分类说明诸法的性相,是法相学的研究内容。
法相的概念在佛教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理解佛教教义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