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事物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把容易与之相混的对象区别开来。例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分类别:
把被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将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和方法划分为“自养”和“异养”两类,然后分别说明。
举例子:
举出实例进行说明,使内容具体化。例如,《中国石拱桥》通过介绍赵州桥和芦沟桥,使人们具体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列数字:
用准确的数据说明事物的某些方面。例如,“笔全长13.5厘米,笔身约占3/5,笔帽约占2/5,顶端的活动小枢纽能自由伸出和缩进,像个乌 ,长0.7厘米,笔挂长3.9厘米。”
作比较:
通过比较说明事物和事理。例如,《苏州园林》中,用苏州园林建筑的不对称与我国古代宫殿和近代的一般住房的对称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自然之美。
打比方:
利用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之间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例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画图表:
有时单用文字说明难以做到明确、具体,这时就可以用画图列表的方式加以补充。例如,《统筹方法》一文就用了这种说明方法。
引资料:
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以增强说明的内容。例如,在介绍电子书时,可以引用一些关于电子书的定义、特点和使用场景的资料。
作诠释:
对事物进行解释,与下定义不同的是,作诠释并不要求语言完整,只要解释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即可。例如,解释“民主”时,可以解释其基本概念和部分内涵。
摹状貌: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例如,描述电子书的排版和功能时,可以详细描绘其外观和功能。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说明事物。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写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