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孝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种解释:
阿意曲丛,陷亲不义:
指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指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不娶无后,绝其袒祀:
指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最大的不孝。
其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话,意味着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综合来看,三孝的内容主要强调了对父母的顺从、供养和繁衍后代的重要性,以及不孝行为的严重性。这些内容在中国古代法律中也有相应的规定,体现了孝道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