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远离校园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高警惕
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学生要意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贷款广告中的“免息”、“优惠”等手段要多留一份戒心,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校园贷业务甄别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
严管证件
学生应该加强对自身隐私的保护,特别是个人信息及相关证件等,防止被心怀不轨人员利用,造成个人声誉、利益的损失。
找准组织
学生在遇到经济困难时,要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来解决学费、住宿费等问题。目前也有部分银行推出了专门针对学生群体的助学贷款等针对性金融信贷产品。
理性消费
学生要养成自强自立、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尽量避免在网贷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贷款、购物,切实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等。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消费观念,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抵制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普及投资与消费相关的金融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培养防范“力所不及”的风险和识别各种非法借贷的意识与能力。
家长引导
家长也需要及时和孩子沟通经济情况,引导孩子合理消费,避免校园贷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价值观、抵制超前消费、普及金融知识、家长引导合理消费。
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保护好个人信息,留存相关凭据,一旦遇到还款压力或遭遇暴力催债等问题时,要及时寻求学校和家人帮助,切忌以贷还贷。对于明显有失公平的借贷合同,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向法院起诉予以撤销、变更。
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
如有借款需求,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可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或前往金融机构的网点办理贷款,并且要仔细阅读贷款合同,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问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不参与非法活动
不参与、不宣传“校园贷”违规违法活动;不煽动、不胁迫他人在“校园贷”中借款;不张贴、不转发“校园贷”违规违法信息;不冒用、不顶替他人身份进行校园贷款。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远离校园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