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程序中,通常是先受理,后立案。以下是具体的流程和原则:
受理 :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接收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自首的材料时,它们应当接受这些材料,并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立案:
在审查之后,如果认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相关部门应当进行立案。立案是案件正式进入审理阶段的标志。
条件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当立案。
在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情况下才会立案。
法律依据:
这一流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来执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受理并不等同于立案。即使案件被受理,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相关部门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并出具不予立案的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