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也称为正楷、真书或正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它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横平竖直,起收笔处往往有明显的顿笔或回锋,给人以稳重、端庄之感。楷书注重结构的平衡与对称,笔画清晰分明,每一笔一划都力求精准到位,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楷书在汉字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端正的形态和易于识别的特点使其成为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过程,从汉末晋初开始萌芽,到唐代达到繁荣,并一直延续至今。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的作品代表了楷书的最高成就。
楷书可以分为大楷、中楷、小楷等不同大小。它在形式上比隶书更简化,比篆书书写方便,比行书和草书更规整、端庄,因此非常适合正式书写和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