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翁号
共翁号 > 常识 > 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有什么区别

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有什么区别

原创2025-06-20 17:57:14

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的主要区别包括:

定义和目的

国家专项计划:旨在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并鼓励学生毕业后回贫困地区服务。

高校专项计划:旨在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农村学生有机会进入重点高校学习。

招生对象

国家专项计划:面向指定县市的城市和农村考生,不限户籍。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农村户籍的学生。

实施主体

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重点高校共同承担招生及培养任务。

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

录取方式

国家专项计划:高考成绩下发后,单独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批次,省招办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高校专项计划:需要在“阳光高考”平台单独报名,并提交材料,通过学校审核后,参加笔试和面试(部分学校不需要),合格后享受录取分数照顾。

录取层次

国家专项计划:包括一本及二本院校层次录取,二本分数也可通过征集志愿录取到一本院校。

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学生必须达到一本线以上。

法律依据

国家专项计划:依据《关于2022年继续做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

招生规模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计划不少于1万名。

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计划不少于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实施区域

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范围更广,包括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等。

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通常与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相同。

其他要求

国家专项计划:对考生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有一定要求。

高校专项计划:对考生及其父母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有严格要求。

这些区别体现了两种计划各自的目标、对象、实施主体、录取方式、层次要求等方面的不同。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合适的专项计划进行报考

返回:常识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