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气象观测和记录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7世纪,中国就已经有了记载天气现象的文献,如《诗经》和《易经》等。到了汉代,气象观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专门负责观测和记录气象的官员。在唐代,中国科学家李淳风编制了《乙巳占》,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观测记录之一。
西方国家的天气预报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15世纪,欧洲发明了压板风速仪,这是最早的气象仪器之一,用于定量测量大气运动的速度。随后,17-18世纪,科学家们相继发明了各种定量测量天气现象的仪器,如湿度计、温度计和雨量器等。这些仪器的发明和应用为气象科学研究的探测手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综合来看,虽然现代天气预报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欧洲科学家在气象仪器发明和观测网建设方面的贡献,但中国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气象观测和记录,为天气预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