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是指 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在这个pH值下,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因此整体不带电。等电点是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对于理解蛋白质的行为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蛋白质分子由多种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具有不同的侧链基团,如酸性(如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碱性(如赖氨酸、组氨酸)。在特定的pH条件下,酸性氨基酸的羧基会失去氢离子(H+),变成阳离子;而碱性氨基酸的氨基会获得氢离子,变成阴离子。这些侧链基团的不同组合决定了蛋白质在不同pH环境下的电荷分布。
当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氨基酸之间的相互电荷中和,蛋白质分子整体上不带电,会悬浮在溶液中。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低,容易聚集沉淀,同时其粘度、渗透性、膨胀性以及导电能力也达到最小值。
等电点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测定,例如平板等电聚焦电泳。通过测定蛋白质在不同pH值下的电泳行为,可以找到其等电点。等电点对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以及功能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