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号鲲鹏散士。他是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以其独特的文学批评方法和对《水浒传》、《西厢记》等古典文学的评点而闻名,他提倡将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金圣叹的性格诙谐怪诞,狂放不羁,好饮酒,言行不同流俗,学问渊博,议论多警世骇俗。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因参与“哭庙案”而被冤杀。尽管生活坎坷,他依然致力于阅读和注释各种文学经典,尤其是《水浒传》和《左传》。
金圣叹的批点文字被认为是“灵心妙舌,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文心”,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批评成就和独特的文学见解,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