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分割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协商分割
夫妻双方应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就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
协商时,可以考虑聘请专业律师或财产评估机构对共同财产进行评估。
达成一致的,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财产分割的方式和内容。
法院判决
如果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以下因素:
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
双方的经济能力、对家庭的贡献程度、未来生活的需要等。
对于不宜分割使用的财产,如房屋,应根据具体情况分给一方,并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对于有价证券和未上市公司股份等特殊财产,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可以根据数量按比例分配。
特殊财产
个人财产,如婚前个人所有财产、因身体伤害获得的赔偿等,不参与分割。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分割时可以少分或不分。
其他注意事项
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划分应全面清查和梳理,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债券等。
分割方式应有利于生产和生活,不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
权利不得滥用,不能将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当作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以上是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和步骤。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决,以确保财产分割的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