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是指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法由行政机关和司法两个部分组成,狭义的执法仅指司法。具体来说,行政执法是指部分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行政法规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例如工商部门进行工商登记、税务机关收税等。
行政执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抽象执法和具体执法
抽象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如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等。
具体执法是指行政机关针对特定对象、特定事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
羁束性执法和自由裁量性执法
羁束性执法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执行的执法行为。
自由裁量性执法是指法律、法规虽有规定,但在其范围、方式、种类、数量等方面允许有一定的选择余地或选择幅度的执法行为。
依职权的执法和依申请的执法
依职权的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主动进行的执法活动,如工商部门对企业的日常监管。
依申请的执法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进行的执法活动,如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
强制性执法和非强制性执法
强制性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对于不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对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非强制性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通过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手段,引导相对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政府的执法、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政府的执法是指整个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法进行的执法活动。
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是指政府各部门依据其职责进行的执法活动。
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是指依法成立并经过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依据法律授权进行的执法活动。
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依据委托协议进行的执法活动。
综上所述,执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法律法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旨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并促进社会秩序和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