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育蜂王是一项专门技术,主要目的是有计划地每年培育一定数量的蜂王,以供组织新蜂群或更替衰老、伤病残的蜂王。以下是培育蜂王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择育王群
从无病强群中选择蜜蜂组织哺育群,称为育王群。
选择具有1日龄的幼虫移植于王台基内(移虫)。
哺育管理
哺育群分有蜂王哺育群和无蜂王哺育群两种。
培育大量蜂王时,可将已移虫的育王框加在无蜂王哺育群内哺育,经过1~2日,再转移到有蜂王哺育群继续哺育。
培育少量蜂王则可用有蜂王哺育群,将已移虫的育王框加于继箱内蛹脾和蜜脾之间,直到蜂王羽化,从中选定,用以更替老蜂王。
人工分蜂
分蜂时间以蜂群发展到10框蜂以上,主要流蜜期开始前约1个月为好。
方法是从强壮蜂群提出几框带蜂的蛹脾和1~2框蜜粉脾,放入新蜂箱内,再放入1只已产卵的新蜂王或成熟王台,然后搬离原场地,并在黑暗凉爽的室内关闭2~3天,防止蜜蜂飞回原巢,即成为新蜂群。
蜂王浆生产
利用人工育王原理,诱使蜜蜂分泌蜂王浆饲喂蜂王幼虫,并适时采收。
通常在春末夏初、平均气温达20℃以上、外界具有一定的蜜粉源时在强群(7~9框蜂)中进行。
先用隔王板把蜂箱分隔成产卵区和产浆区,把蜂王限制在产卵区内,工蜂则可进入产浆区。
把产浆框放入产浆区,每框有3~5条王台板,每条王台板粘有20~30个王台基,每个王台基内移入1条1日龄以内的幼虫。
工蜂即本能地分泌蜂王浆喂饲幼虫,约经60~72小时采收1次蜂王浆。
种蜂群的选择
在专门的养殖基地挑选生长健壮、飞动性强的种王。
如果蜂群质量太差,可以选择外形特征相似的蜂王。
养殖场所
选择水质干净清澈的地方搭建蜂棚,方便蜂王饮水。
养殖蜂王时要远离居民区等嘈杂的环境,防止蜂王飞逃。
喂养食物
蜂王喜食蜂蜜,养殖蜂王时需要在周围栽种花树,比如山茶花、百合花、油菜花等植株,方便蜂王取食。
如果花蜜缺少,可以用新鲜的蜂蜜兑水后给蜂王喂食。
保暖措施
蜂王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冬季气温过低时,需要在蜂箱上遮盖一层棉布,起到保暖作用。
检查与复移
移虫后,如果正采洋槐蜜,而且上蜜快,则不必奖励饲喂。
如果不上蜜或者上蜜量很少,就必须每晚饲喂1:1的糖浆,直到王台封盖为止。
封盖后没有蜜源或流蜜结束,工蜂会到将近分王时将王台啃掉。
淘汰与选择
对育出的新王,经过1个半月考察,选择王浆产量高、遗传性能好、繁殖力强、抗病抗逆性好的王作为母本,再进行杂交育王。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培育出健康、高产的蜂王,从而提高蜂群的繁殖能力和整体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