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反射和浅反射是神经系统检查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射。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和例子:
浅反射
定义:浅反射是由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
例子:
角膜反射:用棉签轻触角膜边缘,引起闭眼反应。
腹壁反射:用钝头竹签沿肋缘下、脐平及腹股沟上的平行方向轻划腹壁皮肤,引起腹肌收缩。
提睾反射:轻触大腿内侧上方,引起睾丸上提。
跖反射:轻划足底外侧,引起足趾屈曲。
肛门反射: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
深反射
定义:深反射是由刺激骨膜、肌腱等深层结构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
例子:
跟腱反射(踝反射):被检查者仰卧,足部背屈,叩击跟腱引起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肱二头肌反射:前臂屈曲90度,叩击肱二头肌腱引起屈肘动作。
膝反射:坐位检查时,叩击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引起小腿伸展。
桡骨骨膜反射:叩击桡骨茎突,引起前臂旋前。
其他:如足底反射、睾丸提肌反射等。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通常提示器质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炎、脑或脊髓的急性损伤、骨关节病和肌营养不良等。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可能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上运动神经元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