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固定资产原值:
这是指企业购置、建造或改造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安装费等。
累计折旧:
这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老化等原因逐渐减少的价值。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已提折旧额后的余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这是指固定资产在减值测试中,如果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则需要计提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净值:
这是指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余额。
预计净残值:
这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结束时,预计能够剩余的价值。预计净残值率是预计净残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
折旧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如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影响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和账面价值。
示例计算
年限平均法
假设企业购入一台设备,原价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 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 = (100万元 - 100万元 × 5%) ÷ 5年
年折旧额 = 100万元 × (1 - 5%) ÷ 5年
年折旧额 = 100万元 × 0.95 ÷ 5年
年折旧额 = 19万元
月折旧额 = 年折旧额 ÷ 12
月折旧额 = 19万元 ÷ 12
月折旧额 ≈ 1.58万元
工作量法
假设企业购入一辆汽车,原价为100万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净残值率为5%。2022年行驶了3万公里。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100万元 × (1 - 5%)) ÷ 50万公里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100万元 × 0.95 ÷ 50万公里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1.9元/公里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月折旧额 = 3万公里 × 1.9元/公里
月折旧额 = 5.7万元
总结
固定资产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和预计净残值等因素。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以确保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准确反映其净值和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