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现金流量表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确定期间和格式
确定现金流量表的期间,通常是一年,也可以是半年或季度。
确定现金流量表的格式,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编制主表
1. 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从资产负债表上找到货币资金期末数和期初数,计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 填列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分析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变化,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分析长短期借款、财务费用等科目,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 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使用公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 验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从净利润开始,通过调整非现金交易、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等项目,验证前面计算出的净额的正确性。
5. 填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明细项目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项目。
填写补充资料
提供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测试正确性
验证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与流动负债合计的年初年末金额是否相符。
填写现金流入合计
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净额,对于中小型企业,通常只有银行存款账户。
注意事项
直接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首选方法,它根据现金收入和支出的原始凭证来编制。
间接法以净利润为基础,通过调整非现金交易、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等项目来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在编制过程中,要注意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并考虑会计政策变动、税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编制出准确可靠的现金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