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起诉商家的步骤如下:
准备起诉状及相关材料
消费者需要书写起诉状,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起诉状应包括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提供主要证据材料,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供副本(复印件)。证据应包括与案件相关的所有文件、照片、视频等。
原告和被告的身份证明,自然人需写明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单位需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址(住所地)、联系方式,并附营业执照复印件。
选择适当的法院
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一般来说,应向商家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提交起诉状和证据
将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递交至法院,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等待立案
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通知当事人预交诉讼费,并在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会裁定不予受理。
参与诉讼活动
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包括开庭、举证、质证、辩论和调解等环节。
上诉
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建议
在起诉前,消费者最好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自身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并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确定起诉商家的依据和方式。
保留好所有与购买商品或服务相关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发票、收据、合同、照片、视频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在诉讼过程中,保持与法院的沟通,并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