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灭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以下是周朝灭亡的主要过程及其原因:
西周灭亡
周王室颜面扫地,权势尽失:自周穆王以后,周朝逐渐衰微,国力消耗严重,国内矛盾尖锐,贵族破产,对现实不满情绪增加。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如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周幽王不仅不抚恤灾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贪得无厌,导致王朝危机四伏。
经济基础瓦解:周幽王决定废去王后申氏,杀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犬戎举兵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幽王,据走褒姒。幽王的儿子宜臼即位时,关中遭受兵火洗劫,残破不堪,犬戎不时前来骚扰,最终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西周灭亡。
秦国的崛起: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取韩国的阳城和负黍,西周国惧怕之下背叛秦国,与东方各诸侯联合攻打秦国。然而,秦昭襄王大怒,派大将摎攻打西周。西周君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献给秦昭襄王。秦国接受所献的人口、土地,放其回到西周。公元前249年,周朝彻底灭亡,从此以后姬式周朝不复存在。
东周灭亡
分封制的弊端:周朝采用的是分封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所有的土地都是周天子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崛起使得周天子的权力日渐削弱。周天子在名义上仍然是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尤其是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地位愈加岌岌可危。
周赧王的最后挣扎:周赧王继位标志着周王室的最后挣扎。他试图召集六国伐秦,但未能成功。秦军趁机攻打周朝首都,周天子被迫磕头认错,被封为东周公,并且还把西周部分领土交给他管理。然而,周天子无力回天,最终老死而终,公元前249年周朝彻底灭亡。
综上所述,周朝的灭亡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周王室内部的问题,也有外部势力的压力和内部诸侯国的崛起。秦国的崛起和周王室权势的衰弱是导致周朝灭亡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