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对西汉皇帝的祭拜制度经历了多次更改,最终由汉明帝继位后确立。以下是东汉时期祭拜西汉皇帝的主要做法:
宗庙祭祀制度
东汉宗庙祭祀是重要的宗教活动,供奉西汉皇帝的牌位,以显示对先祖的尊敬和继承。
东汉皇帝在祭祀时,会分别前往长安和洛阳两地祭祀两个宗庙。
祭祀对象和仪式
在不同历史时期,东汉太庙供奉的西汉皇帝有所不同。例如,光武帝时期,太庙四时禘祀的皇帝包括高帝、文帝、武帝;明帝时期则包括高帝、文帝、武帝、宣帝、元帝、哀帝、平帝等。
东汉皇帝在祭祀时,除了祭拜西汉皇帝,也会祭祀自己的直系祖宗,但由地方官负责。
政治意义
东汉的建立者刘秀,作为西汉皇室的后裔,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有意识地继承了西汉的制度和文化传统,包括宗庙祭祀。
汉明帝虽然对刘秀过继入汉献帝的做法有所不满,但依然遵循了祭祀西汉皇帝的制度。
国号与宗庙祭祀
东汉和西汉之间存在紧密的历史联系,东汉的国号本身也强调了与西汉的连续性,因此,在宗庙祭祀方面,东汉自然会供奉西汉皇帝的牌位。
以上是东汉时期祭拜西汉皇帝的主要做法。这一传统体现了东汉对西汉的继承与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