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之役中被英法侵略者洗劫破坏后放火焚毁的。以下是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英法联军的入侵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无力抵抗,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在条约中,英法联军要求清政府开放天津等口岸,并割让九龙半岛南端界限街以南的地区。
为了筹集军费,英法联军开始对圆明园进行抢劫和破坏,他们不仅抢走了园中的珍宝和文物,还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放火焚烧
英法联军在抢劫圆明园后,认为只有焚毁圆明园才能使中国及皇帝产生震动,给予最大打击。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整个园林化为一片废墟。
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清朝末年,政府贪污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在英法联军入侵时,清政府无力抵抗,只能任由侵略者肆意破坏和掠夺。
这种软弱无力的表现让侵略者更加肆无忌惮地破坏圆明园。
后续破坏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
保护和整修
建国后,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致力于恢复其历史风貌和园林价值。
总结:
圆明园的毁灭是英法联军入侵和清政府腐败无能共同作用的结果。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是圆明园毁灭的直接原因,而清政府的软弱无力则加剧了这一悲剧。尽管后续有保护和整修工作,但圆明园仍然遭受了严重损失,现仅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