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其特点为椭圆形、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带有饼形足或高足。羽觞因其形状类似爵,且两侧有耳,形似鸟的双翼而得名。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饮酒工具,也是古代贵族和文人雅士在饮酒时象征身份和品味的物品。羽觞的制作材料通常十分考究,有时会使用孔雀、孔雀雉等珍贵鸟类的羽毛进行装饰,使其外观更加华丽独特。
羽觞在中国古代饮酒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周朝时期开始流行,并一直持续到汉晋时期。在文学作品中,羽觞也常被提及,如王羲之的《兰亭集》中就有“曲水流觞”的描述,展现了文人墨客以文会友、饮酒赋诗的雅致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