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梗阻”是一个 管理学上的术语,用来描述在行政服务或组织管理中,中层管理人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设置障碍、拖延或滥用权力,导致政策执行不力、效率低下和效能降低的现象。这个词语源于医学上的“梗阻”概念,现已广泛应用于描述组织内部的中间环节出现问题,阻碍了整体运作的流畅性。
具体来说,“中梗阻”现象通常表现为:
按规定可以批准或办理的事项,中层管理人员拖着不作为、迟作为或乱作为,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出现“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情况。
政策、项目在中间环节被卡住,无法顺利推进,办事拖拉,甚至存在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不良行为。
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中梗阻”现象,需要从制度、管理和监督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中层管理人员能够依法行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