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阴历/华历/夏历)
定义:农历,又称阴历、华历、夏历,是中国传统的阴阳合历。
特点:
以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
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
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月份:平年有12个月,闰年有13个月。
时间:平年约354天,闰年约355天。
日期表示:通常以“初几”表示,如“九月初八”。
阳历(公历/太阳历)
定义:阳历,也称为公历或太阳历,是基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特点:
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即回归年。
一年通常有12个月,分为365天,分为平年和闰年。
闰年每四年出现一次,增加一天以保持与太阳年的同步。
月份与日期:月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相符合,日期与太阳直射地球的周期性变化相吻合。
四季变化:阳历可以清晰地显示四季的冷暖变化。
总结
农历:结合阴历(月亮周期)和阳历(太阳周期)元素,以适应农业生产和天文观测的需要。
阳历:纯粹基于太阳的运行周期,以太阳年为时间单位,适用于国际标准日期和时间。
希望这解答了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