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一种具有多种颜色的金属,其颜色主要取决于其纯度和表面氧化状态:
纯铜
纯铜在表面刚切开时,呈带有金属光泽的红橙色,单质呈紫红色。
纯铜在常温下与干燥空气和湿空气不起作用,但在CO2湿空气中,表面会产生绿色薄膜CuCO3·Cu(OH)2,即铜绿,这使其具有抗腐蚀性。
氧化后的铜
铜在空气中加热到185℃即开始与氧作用,表面生成一层暗红色铜氧化物,当温度高于350℃时,铜的颜色逐渐从玫瑰色变成黄铜色,最后变成黑色。
不同合金的铜
铜合金的颜色会随含锌量的不同而变化,从黄红色变为淡黄色。例如,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其颜色和机械性能比纯铜高,价格比纯铜低,也不易锈蚀。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略带青色或黄色偏暗。
白铜是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呈白色。
表面处理后的铜
光亮铜,又称“红铜”,是指含铜量在99.95%以上,从电镀溶液中电镀所得到颜色发红并且光亮的一种铜。尽管其颜色发红,但其本质上还是铜。
综上所述,铜的颜色包括红橙色、紫红色、浅玫瑰色或淡红色、黄色、青色和白色等,这些颜色主要取决于铜的纯度、表面氧化状态以及合金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