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包括:
成本高昂:
航天飞机的研发、制造和运营成本非常高昂。根据2011年的美元价格,美国对航天飞机计划的预算为430亿美元,每次发射费用预计为5400万美元。
技术复杂:
航天飞机系统非常复杂,机身包含超过250万个零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和系统维护。
可重复使用性差:
虽然航天飞机设计上是可重复使用的,但实际上其可重复使用性并不高,每次发射后都需要进行大量检修,导致其年均发射次数远低于预期。
安全性问题:
航天飞机历史上发生过几次严重事故,如1986年的“挑战者”号爆炸事故和2003年的“哥伦比亚”号解体事件,这些事故不仅导致了宇航员牺牲,还增加了航天飞机的安全负担和维护成本。
其他火箭家族的竞争:
随着技术的进步,其他火箭家族如洛马和波音的德尔塔、宇宙神、泰坦三大家族以及SpaceX和轨道科学ATK等新兴公司崛起,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和可靠性的替代方案。
计算机技术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航天器的控制和维护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减少了对现场操作人员的依赖,从而降低了运人任务的迫切性。
任务需求变化:
预想中的大量太空科研和维护工作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发生,导致航天飞机未能完全体现出其载人优势。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航天飞机在2011年被正式退役,全球主流的天地往返工具重回宇宙飞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