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是指 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相联系,但又不同于它们。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课程目标:
这是指在某一学科或课程中,学生应达到的总体学习成果。课程目标通常在课程标准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
课堂教学目标:
这是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通常在写教案时确定。
教育成才目标:
这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最终应达到的长期和全面的发展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教学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系统性:教学目标通常是一个系统,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目标相互关联、相互支撑。
层次性:教学目标从宏观到微观,从课程到课堂,逐步具体化、明确化。
时限性:教学目标通常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客观性和主观性统一:教学目标既要符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风格。
动态性和稳定性并存:教学目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同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指导教学活动的方向,还衡量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并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