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鸡肋”指的是 比喻无价值或作用的事物,或令人感到乏味的事物。它来源于《后汉书·杨修传》中的成语典故,原文是“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意指鸡的肋骨,吃起来肉不多,扔了又可惜。现在这个词在网络上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一些没有意义或作用的事情,或者是那些虽然存在但缺乏趣味和吸引力的作品等。
在工作、生活、感情等方面,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一种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即面对一些既不能带来明显好处又不想轻易放弃的事物时的矛盾和纠结。例如,一个项目可能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收益甚微,让人左右为难,类似这种情况就可以用“鸡肋”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