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是一个历史上常见的称谓,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的不同人物组合,他们通常是在某个强大领导者的统一指挥下,结成的异姓兄弟,并在各自的年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下是几个不同时期“十三太保”的例子:
唐朝末年的李克用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的节度使,封号晋王,他收养了十三个义子,加上自己的亲儿子李存勗,这十三个儿子在历史上被称为“十三太保”。
袁世凯称帝期间的十三位重要人物
在1915年袁世凯称帝并建立中华帝国时,遭到了一些地方将领的反对,其中云南的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人发起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这十三位将领被称为“十三太保”。
福建南安乡土神保安广泽尊王的十三个儿子或部将
在台湾民间传说中,广泽尊王升天后娶妻生子,号称十三太保,他们被认为辅佐广泽尊王庇佑乡民。
《说唐全传》中的十三个义子
在《说唐全传》这部小说里,靠山王杨林安排了十三个养子,号称隋末十三太保,其中李克用也搞了一个类似的组合,被称为唐末河东集团的十三太保。
电视剧《十三太保》
1982年播出的电视剧《十三太保》,讲述了唐末僖宗年间李克用手下十三名武林高手的故事。
这些“十三太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他们的故事往往充满了江湖恩怨和权谋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