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类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用于设计测试用例,通过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而确保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以下是划分等价类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划分等价类的基本原则:
明确输入条件:
从程序的规格说明书中找出各个输入条件。
划分等价类:
为每个输入条件划分等价类,形成若干互不相交的子集。
有效等价类:
包含符合规格说明的合理输入数据。
无效等价类:
包含不符合规格的不合理输入数据。
划分等价类的方法:
按区间划分: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可以将其划分为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超出范围)。
按数值集合划分: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可以将其划分为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不在集合中的值)。
按布尔条件划分:
如果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可以将其划分为一个有效等价类(真)和一个无效等价类(假)。
按数量限制划分: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数量,可以将其划分为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超出这个集合的其他值)。
按处理方式划分: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可以将其划分为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违反规则的不同情况)。
划分等价类的注意事项:
完备性:确保测试覆盖所有可能的场景,避免遗漏。
非冗余:子集间互不相交,确保每种情况仅被测试一次。
代表性和执行路径:选择每个等价类的代表值进行测试,这些值通常会触发不同的执行路径。
划分等价类的示例:
假设输入条件是学生的成绩,取值范围是0~100分:
有效等价类:0~100分
无效等价类:负数和超过100的分数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有效地划分等价类,并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功能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