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课题研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问题意识
从问题出发,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选题阶段,明确研究领域;在撰写申报书阶段,聚焦研究问题;在课题写作阶段,深入和分解核心问题。
学理意识
保持学术研究的范式,避免口语化和流水账式的文字表达。
从课题申报书到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都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严谨态度。
前沿意识
捕捉时代教育热点和趋势,不盲目跟风。
寻求课题的价值感,打开论证思路,确定研究重点。
规范意识
秉持科学精神与严谨态度,进行规范训练。
按照课题的规范要求开展研究,讲究研究的科学性、逻辑性、专业性和条理性。
方法意识
根据研究对象与主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选择一个主方法,并贯穿课题研究始末,同时注重多元互补的方法应用。
积累意识
通过长期实践、思考、阅读、研究和写作积累材料。
瞄准和聚焦某一目标,坚持积累和探索,直至课题自然成熟。
制定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方向,制定最恰当的研究方案,可以通过讨论、分解问题或采用假设等方式。
确定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从关键问题着手,结合理论和实践找到问题的根源。
明确研究思路
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理清研究思路。
确定基本关系,找到研究切入口,使研究思路清晰且可操作。
开展理论思维
提出研究假设,预测研究结果。
研究假设应明确、可检验,并尽可能简洁明了。
根据课题类型进行设计
应用性研究课题应突出“应用”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和方法。
经验研究性课题应通过经验总结得出理性认识和揭示规律。
实验性课题应通过实验探究变量关系,揭示教育规律。
搜集和分析资料
认真搜集资料,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工具,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
制订调查计划,明确调查题目、目的、单位、规模等,确保资料客观性。
严格执行课题方案
按照课题方案执行,每个课题组成员要认真负责。
在研究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关系到课题质量,要严格把控。
通过以上步骤和原则,可以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