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出生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关于他的出生地,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他是宋国人,也有说法认为他可能是鲁阳人或滕国人。墨子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
墨子的主要思想包括“兼爱”(即普遍的爱)、“非攻”(反对无谓的战争)、“尚贤”(推崇有才能的人)、“尚同”(追求统一的思想)、“天志”(天有意志)、“明鬼”(相信鬼的存在)、“非命”(反对命运决定论)、“非乐”(反对过度的音乐享受)、“节葬”(简朴的葬礼)和“节用”(节约使用资源)等。他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并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子的一生中,他不仅致力于哲学思考,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推广自己的墨家学说。他的学说在当时广为流传,并对后世的哲学、科学、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墨子的事迹和思想被记录在《墨子》一书中,该书至今仍是研究墨家学派和墨子思想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