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惠说开庭了是否真实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分析:
催收手段:
普惠金融本身是一个代称,有时被不正规的催收公司用来发送催缴短信,目的是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让客户感到害怕,从而尽快还款。因此,如果收到此类短信,应保持警惕,短信内容不一定是真实的。
逾期贷款:
如果确实存在普惠贷款逾期的情况,那么收到的开庭通知有可能是真实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如果合同未履行报批等手续,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法院通知:
法院在处理案件时,会通过正式渠道发送开庭通知。如果收到12368发的短信,那么该通知很可能是真实的。而其他短信号码,如1068、1069等,通常是由催收公司发送的,其真实性较低。
核实途径:
如果对开庭通知的真实性有疑问,可以通过律师协会网站核实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存在,或者直接联系律师事务所进行确认。此外,还可以登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查询是否有相关案件信息。
防范措施:
不要轻易相信催收短信中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到开庭、冻结财产等敏感内容时。如果确实存在逾期贷款,建议及时与贷款机构联系,了解真实情况,并通过正规渠道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综上所述,普惠说开庭了不一定是真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如果收到可疑的开庭通知,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核实其真实性,并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处理相关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