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
格式和写法
选择形式:读后感有三种常见写法:缩写内容提纲、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标题:通常以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为主标题,下一行是“读《xxx》有感”作为副标题,也可以直接写“《xxx》读后感”或“读《xxx》有感”。
选择内容
重点内容: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联系生活: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处理关系
读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简略叙述
原文内容: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故事梗概:可以简要写出书籍或文章的内容梗概,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大意。
审清题目
分辨主次: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感点选择: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确保文章中心明确。
表达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读后感应写出真情实感,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避免成为“检讨书”或“保证书”。
独特见解:力求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和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生活: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否则作文会显得空虚。
议论与抒情
议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抒情: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心理角度。
总结全文
总结感受: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总结全文,写出对整本书的感受。
示例结构:
开头
简要介绍书籍或文章的作者、主要内容等,控制在100字内。
议论书中你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或一个情节,重点在于自己的感受。
中间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结尾
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写出对整本书的感受。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你可以写出一篇有深度、有见解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