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翁号
共翁号 > 科普 > 聚类算法有哪些

聚类算法有哪些

原创2025-06-20 18:32:54

聚类算法是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将数据集中的对象根据相似性自动分组,形成多个类别或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聚类算法:

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

K-Means:将数据点划分为 K 个簇,使得每个点到其对应簇中心的距离最小。

k-Medoids:类似于 K-Means,但使用簇内最近点(medoids)作为簇中心,对噪声和异常值有更好的鲁棒性。

Fuzzy C-Means (FCM):基于模糊 C-均值算法,每个数据点属于每个簇的模糊程度。

C-Means:与 FCM 类似,但更加关注数据点的硬归属。

层次聚类算法

Hierarchical Clustering:根据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构建一个层次结构,可以是树形结构。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自底向上合并相似的数据点形成簇。

BIRCH (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先对数据进行初步聚类,然后进行层次聚类。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DBSCA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可以检测到任意形状的簇,同时对噪声和离群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OPTICS: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类似于DBSCAN,但对不同密度的数据集表现更好。

Mean Shift:通过迭代地更新候选簇中心点来寻找数据点密度最高的区域。

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

STING:将数据空间划分成为有限个单元(cell)的网格结构,所有的处理都是以单个的单元为对象的。

CLIQUE: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适用于发现高维数据中的密集子集。

WAVE-CLUSTER:也是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通过波动聚类方法来发现数据中的簇。

基于模型的聚类算法

Gaussian Mixture Models (GMM):是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聚类方法,适用于估计子群体的分布。

Neural Networks:通过神经网络模型来进行聚类,适用于复杂的数据分布。

其他聚类算法

CLARANS: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通过构造聚类中心点来优化簇的划分。

DENCLUE: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来进行聚类。

每种聚类算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例如,K-Means 适用于数据分布相对均匀的情况,而 DBSCAN 适用于发现任意形状的簇并有效去除噪声点。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通常需要根据数据的特性和分析目标来决定。

返回:科普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猜您喜欢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