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其发明者通常被认为是西汉时期的落下闳。浑仪结合了浑仪和浑象两种仪器的功能,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和演示天象。
浑仪和浑象都是古代用于天文观测和演示的仪器。
浑仪由多个同心圆环组成,模仿天球的形状,通过旋转的窥管来观测天体。
浑象则用于直观展示天文现象。
落下闳是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他在公元前4世纪就制造了浑仪,并用它来观测天象,为《太初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数据。
东汉时期,张衡对浑仪进行了改进,使其功能更加完善,能够更准确地展示天象变化。
浑仪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历法制定和天文观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