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包括:
六月年:
也称为苦扎扎节或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六日举行,是哈尼族的一个重要农业节日,期间会杀牛祭祀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青年们会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和唱山歌。
十月年:
这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也称为“扎勒特”,在农历十月间进行,历时六天。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大扫除、换上新衣、杀猪宰牛、舂粑粑、做团籽面、祭祀祖先和寨神等,晚上还会围着篝火唱歌跳舞。
耶苦扎:
这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
活瑟瑟:
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
扎勒特:
即十月年,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前后历时六天。新年当天,每个寨子要共杀一口猪,猪肉按户平均分配。
嘎汤帕节:
在每年的1月2日至4日,节日期间有展示哈尼族风情的文娱节目,如长竹杆舞、荡秋千、射弩等比赛。
新米节:
这天,卡多人要把收获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饭“尝新”,这被认为可以增强体质,同时表示庆祝五谷、六豆丰收。
老人节:
为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哈尼族青年男女会身着传统服饰,用独特的舞蹈和丰盛的酒宴为村寨中的老人庆祝节日。
祭母节:
也叫阿玛施节,时间是中国农历二月龙日举行,是祭祀母亲的节日。
祭竜节:
每年农历一二月间举行,节期为三天,是哈尼族祭祀节日。
蚂蚱节:
哈尼族的抓蚂蚱节,具体日期未详细说明,是其中一个传统节日。
里玛主:
意为春天的盛会,又称黄米节或开秧节,具体日期未详细说明。
长街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
姑娘节: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哈尼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四举行,未婚小伙子会打扮成姑娘的模样陪伴情人。
龙篮子节:
每年农历三月中旬举行,寨里的“龙巴特”选择特定的日期举行。
哈尼日玛主日:
意为春天的盛会,又称黄米节或开秧节。
五月的哈尼族:
又名“亚卡皮罗”,意为“种谷之年”。
这些节日反映了哈尼族与自然崇拜和生活习俗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哈尼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活动。建议在实际参与这些节日活动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以更好地融入和体验哈尼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