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在古代有多种称呼,但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秦”。
春秋战国时期:
陕西被称为“秦”,因为这一时期陕西是秦国的治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陕西成为秦朝的核心区域,因此“秦”这个名称被广泛使用并延续至今。
西周时期:
陕西的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巩固新建立的周王朝统治,将天下分为左右两部分进行治理。其中,周成王将陕原(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以东的地区交由周公旦管理,以西的地区则委托给召公奭管辖。这片区域被称为“陕西”。
三秦:
陕西还被称为“三秦”。这个名称源于秦朝灭亡后,项羽将原来秦国之地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分别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陕北。因此,陕西的西部地区称为“雍”,东部地区称为“塞”,北部地区称为“翟”,合称为“三秦”。
综上所述,陕西在古代主要被称为“秦”或“三秦”。其中,“秦”是因为陕西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秦国的治地,而“三秦”则是因为秦朝灭亡后,其土地被分封给了三个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