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购买有价证券等信用活动所创造的存款。其创造过程依赖于两个基本条件:
1. 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不能将所有吸收的存款都用于贷款,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作为准备金。
2. 非现金结算制度:客户在获得贷款后,通常不会提取现金,而是将资金转入其他账户,如活期存款账户,这样贷款就被重新投入经济中,增加了银行的存款。
具体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如下:
1. 当甲银行吸收原始存款后,它必须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将一部分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
2. 剩余的资金,甲银行可以用于贷款给A客户。
3. A客户获得贷款后,可能不会立即提取现金,而是将资金转入其在乙银行的账户,形成新的存款。
4. 乙银行在扣除必要的准备金后,也可以将剩余资金用于贷款和投资,从而进一步派生出新的存款。
5.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导致存款总量呈指数级增长,远远超过原始存款的数额。
派生存款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 \text{派生存款} = \text{原始存款} \times \left(1 \div \text{法定准备率} - 1\right) \]
这个公式反映了在一定的法定准备率下,银行体系可以通过贷款活动创造出的额外存款量。
需要注意的是,派生存款的创造并不是无限制的,它受到中央银行设定的法定准备率的限制。法定准备率越高,银行可用来贷款的资金就越少,从而派生存款的创造量也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