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中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嘱查对制度
护士执行医嘱前,应双人查对医嘱内容,确保无误。
每日医嘱需班班查对,并有记录。
护士长每周组织医嘱查对两次。
抢救患者时,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述并核对无误后执行,保留空安瓿。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核实后方可执行。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等。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过敏史。
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
输血查对制度
采集血标本时,核对患者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接血者与送血者共同核对血型、血袋号、血量等。
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在记录上签名。
输血完毕后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检查。
其他查对制度
手术病人查对制度,包括查对科别、床号、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等。
药房配方时查对处方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等。
血库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时实行“双查双签”。
检验科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等。
查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医疗错误,确保患者得到正确、安全的医疗服务。各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员工进行查对制度培训,强化其查对意识,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