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救生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救生艇:
用于救助遇险人员的小艇,包括刚性救生艇和救助艇等。国际航线的客轮全船救生艇按定员总数的75%配备,国内航线的客轮按定员总数的40%配备。
救生筏:
一种具有一定浮力、强度和能搭载一定人数的小筏,用于船舶遇险时供人员登乘等待救援。
救助艇:
用于救助落水人员的小艇,通常机动性好,释放迅速。
救生衣:
提供浮力,使人的头、肩部浮出水面,帮助落水人员免于溺水。
保温服/防爆服:
应对极端天气条件,如低温环境,提供保温效果。
救生圈:
用于救助落水人员,通常配有自亮浮灯和自发烟雾信号。
求生信号:
包括火箭降落伞信号、手持火焰信号及漂浮烟雾信号等,用于在遇险时发出求救信号。
救生艇筏登程设备:
包括吊艇架与艇绞车、救生筏架、登乘梯及海上撤离装置等,用于救生艇筏的登乘、降落和回收。
抛绳设备:
包括抛绳器和抛绳枪,用于将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设备投送给落水人员。
通讯设备:
如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雷达应答器以及救生筏艇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等,用于在遇险时与救援单位进行通信。
通用应急报警系统与有线广播系统:
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向船上人员发出警报和指示。
无线救生设备:
如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雷达应答器以及救生筏艇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等,用于在遇险时与救援单位进行通信。
这些救生设备的配置和使用应遵循《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和《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的要求,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救助乘员并提高获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