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 热带气旋的一种,特指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生成的一种强烈而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它由暖湿的空气上升,形成一个旋转的漏斗状云团,即台风眼。当这个云团的中心气压低于1010百帕,并且最大风速达到17.2米/秒(约62公里/小时)时,就可以称为热带低压。随着热带低压的继续发展,中心气压进一步降低,最大风速增加,就会依次形成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最终成为台风等不同等级的热带气旋。
台风的主要特征包括:
强风:
台风的最大特征是强风,其最大风速可以达到70米/秒(约250公里/小时)。
暴雨:
台风伴随的是强烈的降雨,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水灾威胁。
风暴潮:
由于台风强大的风力和低气压,海水上涨,可能引发风暴潮,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台风的命名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台风都有一个独特的名称。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typhoon)。
在气象学上,台风根据其强度可以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个等级。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面对台风的威胁,公众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台风预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加固房屋、储备食物和饮用水、避免外出等,以减少台风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危险。